疫情後的變革,年輕人必須看清的五大趨勢

這是一則小編發現比較客觀的影片內容,只擷取了部分,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在文末點擊網址到youtube觀看哦!

今天我們來聊聊疫情對中國的影響,坦率說這個主題面涉及太廣,非常難寫,是迄今為止,我查資料最多資料最多的一期視頻,參考資料多的幾頁ppt都放不下。我想這次疫情已經創造了多個歷史。花市自西班牙大流感以來,全球最大規模流行病,它導致了一九三零年大蕭條以來最大的經濟停擺,他創造OPEC成立以來最大的油價跌幅,他促成了有史以來全球最大規模的央行干預。他讓八十九歲的巴菲特一個月見證了無數個人生的第一次,高傳播、長潛伏、弱致命、強護理這四個特徵,直接級穿了最發達國家的防禦體系。

目前再先進的國家,也只有隔離這一招能管用,所以全球就這麼被隔離起來了,那麼隔離打擊最大的什麼行業呢?1、農業2、工業3、服務業

答案是服務業。服務業對現在經濟有多重要,越是發達的國家,越是依賴服務業,中國服務業的佔比已經超過百分之五十,英美法德服務業佔比已經達到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這也等於越發達的國家,疫情打擊越嚴重,目前全球經濟被打到什麼程度?世界銀行和IMF給出過去二零二零年經濟預測,跌幅是3%到4%,美國預計跌負5.9%,歐洲預計跌幅6.6%,日本預計跌幅是5.2%,而中國一季度的GDP損失就超過三萬億人民幣。

我有一個做投資的朋友是這麼總結的,他說,現在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看數據還只是表層,我們深挖一層,這次疫情真正厲害的地方,是他持續的時間足夠長,長到足以引發某些根本性的社會變革。在指數函數裡面有個拐點效應,簡單來說,就是某種指數的變化,在時間積累足夠長候,就會跨越拐點,從量變到質變,在物理學上也稱之為相變,就好比你給水加熱足夠長的時間,他就會沸騰,液態水直接相變成氣態水。

目前看來,加強疫情規模足夠大,時間足夠長,已經長到足以促使各世界發生的相變,那到底會發生什麼樣的相變呢?

馬克吐溫說過,歷史不會重複但會押韻,人類史上能在短時間內,重構社會的只有四件事情,1、飢荒2、瘟疫3、戰爭4、技術革命

沒錯。我們同時在經歷了,就是瘟疫和技術革命。Erik Brynjolfsson在《第二次機器革命》裡面就講到這樣一句話:「一年是一年,那時兩百年前,一個月是一年,那是二十年前,一天是一年,那就是現在。」

按照這個邏輯,如果新冠持續超過兩百天,那麼我們要在歷史上找到一個持續超過兩百年,同時還跟技術革命重疊發生疫情來做參考。目前看來只有十四世紀歐洲黑死病滿足這兩個條件,為了研究這段歷史,我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我也花了很多時間來玩刺客教條,深入體驗中世紀的生活,最終梳理出了一條線索,發現漫長的黑死病直接導致歐洲社會後續發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包括文藝復興、紡織業興起、莊園經濟解體、資本主義萌芽、最終催生了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我們的同事木子很貼心的給大家整理了這項邏輯關係圖。

總舖師計國際慣例,我們需要分析框架,所以我簡化這樣圖,形成了一個新供給和新需求核,促成商業升級的分析框架。

供給和需求是兩個基本的經濟學概念,可以看到一方面黑死病歐洲人口銳減,勞動力緊缺,於是人們開始大量接納新技術來節省能力,來而效率的提升使農民獲得更高的收入,於是儲蓄率上升了,儲蓄上升形成的資本積累,資本積累,又進一步加強技術投資,這個循環,直接導致了十五到十七世紀歐洲開啟了一場持久的供給革命。

另外一方面,疫情打破了宗教的絕對權威。人們開始發現上帝不太可信,還不如信自己,於是個體意識開始萌芽,從而開啟了後續的文藝復興。文藝復興又進一步促使個體意識的覺醒,帶來了紡織品、工業品、食品、貿易等多個領域的全面需求升級,黑死病催生的新供給、新需求,開啟了歐洲大發展的良性循環,此後的300年裡,歐洲開始逆襲中國逐漸成了世界經濟的老大,有歷史學家把他稱之為大分流。

大家覺得這次疫情是否也開啟了中國逆襲美國成為世界老道的良性循環?

我把上面的分析框架運用到了中國,就發現疫情在中國同樣催生的新需求、新供給,一方面疫情打破了我們過去的消費習慣,讓我們產生全新的需求。另外,疫情讓各行各業更加擁抱線上化,又催生了全新的供給,這兩股力量的結合促成了中國新一輪的商業升級。首先我們需求的變化,新冠最直接的衝擊就是大家都變窮了,於是突然之間出現了一種消費「去過度化」的現象。這個變化在日本之前也發生過。過度化是世界著名管理學大師克里斯坦森在《創新者的窘境》提出的概念。這本書是科技創業者的必刷讀物。

為了理解過度化這個概念,我來看看這張圖,圖裡有兩條線和三個區域,紅色線是產品性能,綠色線是消費需求,在一號區,產品性能滿足不了消費需求,於是會邁向二號區。到了二號區,性能需求完美匹配,但是雙方都產生了慣性,慣性使得大家繼續邁向三號區域,紅線開始超過綠線,產生了性能過度化,所以其實也是消費智商稅產生的科學原理。

舉個例子。比方說,有一個人叫小豬,他想健身,所以最初採購了一個單人運動方案,這個性能滿足不了需求,於是他就改進了運動方案,邀請更多人一起運動,提升運動的性能。在雙人運動區,供需雙方達到了最優解,但是慣性使得他停不下來,邀請更多的運動員加入,從兩個增加到了N個,雙人運動,變成了多人運動。這個時候產品的性能明顯過剩,這就是克利斯坦森剛剛說的過度過化的問題,過度化的問題就是容易導致精力浪費,產生黑眼圈,造成消費風險,引發負面新聞、登上微博熱搜。

疫情導致去過度化的意思,就是大家不願意為過度化埋單了。類似最近很流行的反消費主義、反制商稅、成分黨、性價比、斷捨離、極簡主義都是這個意思。

中國在一到二月份社會零售總額同比是下降20%,所以大多數人應該是一季度去過度化,大件消費領域的體驗最明顯,服裝鞋帽、金銀、珠寶、奢侈品、家電家具汽車這幾大類的降幅超過了30%,去過度化也在改變餐飲行業,大家開始線上買菜,習慣在家做飯,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可就回不去了,以後很多聚餐的場景可能就轉移到家裡了,而外賣行業、半加工食品行業卻反而會得到更多的利好。

   去過度化在創投行業也非常明顯,今年講故事融資和燒錢買增長的項目已經融不到錢了,二零一四年我創辦廳客的時候,任憑一份ppt就融到五百萬人民幣,今年我有朋友做APP,已經超過一百萬用戶,就因為沒有收入,半年時間,竟然一分錢都融不到。

去過度化最大體現,其實還是國貨崛起,投資圈內把這個趨勢叫做國產替代,意思就是,高性價比的國貨品牌,首先會在國內替代掉同類的外國品牌,然後在衝出中國,成為世界品牌。這種現象跟日本八十年代的國貨崛起,然後在全球化的進程非常像,區別在於中國的產業鏈可比日本更大,品類比日本更全,國貨崛起有三個重要的原因:

  1. 中國的供應鏈太強大了。中國是世界上極少數的全產業鏈工業國。
  2. 疫情讓全球供應斷鏈,很多國際品牌缺貨,給了國貨難得的窗口期。
  3. 這次疫情,我們的民族自信心是大大增強了,對歐美也沒有以前那麼崇拜,民族自信,也是這次疫情對中國產生重要影響。

疫情期間,中國展現強大的執行力和控制力,迅速控制住疫情,但是歐美卻呈現出截然相反的失控混亂,導致疫情不斷蔓延,這種中國和發達國家的鮮明對比,很多國人都是第一次有如此深刻感受。他是一次對歐美崇拜的巨大衝擊,而且在最後的很多年都會留在我們集體潛意識裡,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的消費決策,疫情導致的各行各業的全面線上化,這段時間很多從來沒有線上習慣突然被建立起來了,比如雲上班、雲看病、雲櫃台、雲烹飪、雲組裝、雲維修、雲上課、雲蹦迪、雲唱k、雲聚餐、雲合同、雲話劇、雲相親、雲演奏,突然間一切人類行為,都在的迅速上線,沒有你做不到,只有你想不到,迅速線上化,催生了一個冪率化和多元化的新世界。

越來越多的本來是正態分布的行業,正在變成冪率分布的行業,舉個直觀的例子,原來櫃台導購賣口紅,最好的導購員也只能賺到普通水平的五倍工資,這就是一個正態分布的行業,現在淘寶直播賣口紅,最好導購員能賺到普通導購的一萬倍收益,這就是一個冪率分佈的行業,冪率分佈是一個極端化的世界,前百分之十的玩家會賺走所有的錢後,百分之九十的玩家什麼都賺不到,而前百分之一的玩家可以賺到普通玩家的一萬倍以上。

正態分布的世界是一個平均化的世界,百分之八十的普通人,只要勤奮肯幹都可以拿到平均工資,前百分之十的高手再努力,也就比普通人多賺三到五倍的錢,就比如美團外賣的起手吧、滴滴專車的司機,他們的收入都符合更正態分布。

疫情加速了平均化的世界向極端化世界遷移的過程,正如我在在查理芒格說的冪率世界是一個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世界,你看到世界是冪率世界還是正態世界,決定你之後的一切行為,他們是如此的重要,所以我認為他應該納入中學課本,成為每個人的必修課,尤其推薦大家去讀一下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一書,加速線上化還會導致多元化,現實世界不斷融入線上世界,用戶的現場人格越來越真實,這個會大大促進多元化時代的到來,用視頻類和文字類的的內容來對比最直觀,創作者真人視頻講解的內容比文字稿的表現手法簡直多太多了,視頻化之後。

成千上萬的新維度就被開發出來,於是形式的多元化也就爆發了,而且多元化和冪率化其實還是海爾兄弟黃金搭檔,但因為有了多元化,原本單一的賽道就進化成無數的小賽道,這樣普通人就不用在單一賽中成為失敗的大多數,反而只要發揮創造力,挖掘屬於自己的特性,就可能找到全新的賽道,成為那裡面的前1%,這看起來似乎是個非常美好的新世界,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新世界的壓力也是前所未有的,你需要具備獨立思考、創造力、刻意練習、審美、跨學科學習等等無數學校裡面從來沒有教給你的新能力。

最後總結一下,疫情誘發五個底層的因素線上化、冪率化、多元化、去過度化和民族自信,那麼這幾個底層因素,未來可能在中國引發哪些連鎖反應呢?

我記得霍華德馬克思說過,如果你正在經歷一件前所未有的事情,預測未來就純屬胡說八道,所以接下來就是我們胡說八道的十條預測:

上面這十條預測不一定以我為準,不過下面的預測,我相信錯不了,因為一切的改變都源於人,而中國現在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他們具備前幾代人都不具備的高素質,有甚美、有幽默感、不裝B、有求知慾、有正義感、有創造力、有民族自信心。

我在這群年輕人身上看到的是蓬勃的生機和巨大的可能性,雖然我無法想像,這些人在未來二十年取得成就多大,但是我知道只是要給足夠長的時間,這一屆年輕人肯定會讓中國變成一個真正意義上,毫無爭議的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他們是中國的國運所在。

(本文為疫情后的变革,年轻人必须看清的5大趋势,youtuber所长林超之視頻片段,影片網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6e31kMvWiE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