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熊

熊貓、貓熊分不清 賣萌還會外交

(本文參考中時電子報文章,作者:廖慧娟中時電子報文章,作者:廖慧娟臺灣醒報文章,作者:鄭羿菲)

一個大隻白白胖胖,一個小隻咖啡色整天爬樹,牠們到底誰是熊貓,誰是貓熊呢?北市動物園動物組助理研究員王怡敏3日受訪時表示,「熊貓與貓熊不同科,現在統一把白白胖胖的叫大貓熊,咖啡色愛爬樹的叫小貓熊。」已逝動物學泰斗夏元瑜著作《生花筆》中曾說,「貓熊在多年前偶然被編排顛倒上了新聞,從此成了民眾熟悉的『熊貓』。」

正名大小貓熊

「台灣早期把大隻的叫貓熊,小隻的叫熊貓,而在中國則是反過來。」王怡敏指出,但到底要怎麼叫,其實這問題在60多年前已經爭執不下,但從生物學分類來看,大隻的是「熊科」,應稱為貓熊,而小隻的則是「熊貓科」,應叫做熊貓,但為了方便起見,現在已統一叫大貓熊與小貓熊了。

王怡敏說,大貓熊與小貓熊在腸胃器官、棲性、食物,及為了方便吃竹葉而長出的尾拇指都十分相似,「但大熊貓體重有120多公斤,食物中有8成吃竹葉,較少爬樹;而小貓熊體重只有5公斤,食物只有5成是竹葉,成天愛往樹上爬。」她認為,小貓熊與其說長得像大貓熊,不如說更像浣熊,而浣熊則屬於浣熊科。

小編不敢亂加註解,因為不知道牠到底哪位 (圖片轉自網路)

命名趣事

累積超過32萬人氣的部落格網站「米蘭老師的生物日記」則引用夏元瑜著作《生花筆》中,也提到為何大貓熊會被民眾叫成熊貓,「英文字詞中有個字是Panda,又稱為Cat-bear,中文應譯為貓熊,不幸在幾十年前初上報紙新聞時被誤編為熊貓,從此民眾習慣稱為熊貓,而開始混用。」

「但其實無論是Panda還是Cat-bear,最初都是指小貓熊。」米蘭老師笑說,1821年英國生物學家第一次發現小貓熊,最初的原名叫做Poonya,後來英語口語化成了Panda、Cat-bear或是Bear-cat,但在1869年大貓熊在命名期間,因為長相討好,且更廣為人知,所以3個名字都被搶去用,「從此全世界的人們開始分不清楚熊貓跟貓熊的該如何區分了,特別是使用中文的人。」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大貓熊寶寶跌落平台萌翻眾人。(中新社資料照片)
「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大貓熊寶寶跌落平台萌翻眾人。(中新社資料照片)
(小編OS:分明是幸災樂禍)

被稱為「活化石」的貓熊,足跡曾遍布大江南北和周邊鄰國,但因生態演變和惡化,人類捕獵,數量急劇減少;大陸啟動貓熊保育計畫之後,目前大多是圈養,數量約548隻,以人工配對方式繁育。

棲息地保育面積擴增

每隻圈養的貓熊,不論是生活在大陸或在國外的動物園,都有1個編號及譜系登記,記錄其遺傳基因、性別、出生,以及死亡日期、血緣關係、移地頻次、繁殖潛能、醫療健康等;死亡後,以標本形式保存。

野外貓熊的數量也緩慢增加,大陸官方2011至2014年最後一次的普查結果,顯示野外貓熊蝸居在岷山、涼山、邛崍山和大、小相嶺,主要在四川、甘肅、陝西等3省,分別有1387隻、132隻、345隻。為了保護這些在野外生存的貓熊,大陸官方不斷擴增保育範圍,自然保護區數量從15個增加到67個,成長4.47倍;受保護的貓熊棲息地面積也從139萬公頃擴增到258萬公頃,增加1.86倍,讓野外大貓熊的絕跡風險得到一定緩解。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大貓熊在玩耍。(新華社資料照片)

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大貓熊在玩耍。(新華社資料照片)

最長壽圈養貓熊38歲

在人為介入保護後,貓熊的數量及種群壽命逐漸上升。據《大熊貓生命表及相關資料指標的修訂》,貓熊幼仔的成活率,1980年代中期以前僅37%,但得益於人類的悉心照料,對於傳染性疾病的防疫和控制,2017年已上升為92.06%,2018年為93.75%;種群的平均期望壽命為3.995歲,如果活過6個月的貓熊,預期壽命大幅提高至10.36±1.15歲,已改變貓熊「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危機,變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高人工增長率」,甚至還出現最長壽的圈養大貓熊「佳佳」,以38歲(1978至2016年)高齡刷新金氏世界紀錄。

由於大陸官方及全球學界的努力,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已根據綜合數目下降速度、物種總數、地理分布、群族分散程度等準則,把貓熊受威脅等級下降一級,肯定人類在珍稀動物保護領域的進步。

賣萌不算什麼 外交才是真本事

貓熊在上古時代就已出盡風頭,蚩尤坐騎「食鐵獸」指的就是貓熊,貔貅、白豹、白羆、騶虞、貘、猛氏獸等也是牠曾有的名字。考古學家研究,迄今發現最古老的貓熊,是雲南祿豐和元謀出土的始貓熊,約為800萬年前中新世晚期,在「物競天擇」殘酷自然法則中存活至今,有「活化石」之稱。

中華民族對貓熊的認識由來已久,早在文字產生初期就記載了貓熊的各種稱謂,先秦時期的《山海經》中記載有「白豹」、「猛豹」、「貔(貔貅)」、「騶吾(騶虞)」、「白虎」,都是指貓熊;西周時期的《詩經》稱為「白羆(ㄆㄧˊ)」、「貔」、「貊」、「騶虞」等;;春秋未年的《書經》稱「貔」。

從漢代《爾雅》至清代《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禽蟲典》,匯集歷代古籍、傳說、轉稱或諧音,在中國各地對大貓熊的稱謂達30多個。例如明朝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稱「貘」等。

官方「貓熊外交」政策其實早在唐朝就已展開,女皇武則天垂拱元年(西元685年)就以國禮的名義,送給日本天武天皇2隻「白羆」和70張「白羆」毛皮。

大陸建政之後,更把「貓熊外交」當做促進國際友好關係的象徵,以租借或學術交流的名義,把貓熊送到國際間22家動物園賣萌,不過,除了在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團團、圓圓及牠們的女兒圓仔之外,這些萌翻天的外交大使的產權都屬於大陸,一旦生下後代,必須送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