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Day6 :響沙灣沙漠、鄂爾多斯婚禮秀、美岱召
by第三組日誌
用感恩之心活在過去,用喜悅之心活在現在,用自信之心活在未來。
內蒙古之旅的第六天 ,我們身處鄂爾多斯,這個黃河金腰帶上的亮麗鈕釦,因為終於要見識內蒙古有別於蒼茫壯闊草原的另一番風采,所以大家的心情也好比湛藍晴天一般萬里無雲。享用過異常豐盛的早餐後,大家就懷著雀躍的心,驅車前往響沙灣沙漠,這是庫布其沙漠的最東端,也是5A級的風景區,關於其名響沙的傳說,寶哥也說了個故事,曾經有個召廟的大喇嘛嗜吃人肉,經常有小喇嘛不明失蹤,爾後被眾人發現他的劣跡後,眾人大戰了數回合,最終大喇嘛施了妖法以沙淹沒了召廟,但是喇嘛誦經之聲卻經年累月不斷。
風起沙鳴,響沙灣之名由此而來。另外一種直觀的說法,響沙灣是在沙丘高處滑下或輕輕撥動沙子便會發出隆隆聲響,因此得名。
以纜車當起頭帶我們從草原進入沙漠的轉捩點,俯瞰一望無際的沙漠,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澎湃,激動地大喊「是沙漠!我們到沙漠!」,總是想像著、期待著、嚮往著的夢幻沙地,現在就在眼前,我找不出詞彙來形容,只是不停的按著快門,貪心地企圖留住每秒震撼。
接著以小火車摳隆摳隆的響聲,帶領我們緩緩進入這片美麗的沙漠,最後以衝浪車直奔悅沙島,體會沙漠的狂傲勇猛。
踩著沙,腳步隨沙下沉;逆著風,髮絲隨風散亂,心情依然雀躍。在漫漫黃沙大漠風光的狂野飆悍,烈日烤過我們的吋吋肌膚,是熱情陽光和我們青春歲月的纏綿印記,此時此刻,凍結的時光流轉,歷史的洪流交會,是心靈的契合和感動,跨越那數百年的距離,化作一日大漠民族。
鯤鵬走至草原金城美岱召,第一任城主阿拉塔汗,作為成吉思汗的後裔,將藏傳佛教中格魯派引入這片茫茫草原,在陰山腳下,黃河之陰,形成這座城寺結合,人佛共居,政教合一的美岱召。首先走入了老城門,映入眼簾的是大雄寶殿前的兩棵松樹,四百年來陪伴著美岱召的興衰。
接著來到了乃琼殿,藉著導覽員的詳細解說,此殿外牆的設計是由窄到寬,而具有冬暖夏涼的功能。進入此殿的時,裡面十分昏暗,但卻矗立著五尊外表令人肅然起敬的神像,原來此殿是四世達賴的代表人麥達里活佛在此傳教,從而本召為全蒙古黃教弘法中心,而到清朝改為護法神殿。
如同傳統的男左女右觀念,在右邊的松樹枝幹其形輕佻多折,如同三娘子的婀娜多姿,其結的果實豐美碩大,象徵多子多孫多福氣;左邊的松樹枝幹直通天際,果實少又小,象徵阿勒坦汗權力的強大。
隨著導覽員的腳步,我們來到了太后廟。方形古老的建築外貌,踏入後環顧四周,四百多年前三娘子珍藏的珠寶,一一陳列在我們的眼前。看著牆上的壁畫,明朝時期三娘子的豐功偉業歷歷在目。在踏出靈堂之後,回首,看見了偉大、壯碩、以及歷史。
我們到鄂爾多斯響沙灣悅沙島的游牧劇場,觀賞了正宗的鄂爾多斯婚禮。這場演出用最外放的情感迎接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刻,用歌聲與烈酒傳達內心的愉悅與感激。透過這場歌舞劇中近乎完美的舞蹈、音樂、燈光與效果,我們看見了鄂爾多斯的婚禮在載歌載舞的歡慶氛圍中,傳頌悠揚歡快的祝歌與最真摯的祝褔給新郎與新娘。
晚間一同享用內蒙古的火鍋,觥籌交錯,歡聲笑語間真情流露。如果相遇是一種緣分,在藍天草地遇見你們則是真正的幸福,莫使金樽空對月,不眠的夜,友誼長存。
出遊日記:
前往鯤鵬2018內蒙古生態文化研習營粉絲專頁:按此前往
前往鯤鵬會粉絲專頁:按此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