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進西安—“新能源汽車之都”,龍頭比亞迪造盛世

全球趨勢,國策推動,“新能源汽車”時代逐漸到來。

要知道,生產僅30多萬輛特斯拉,市值全球第一。那麼,在打造“新能源汽車之都”上,西安和合肥的PK尤為激烈。從政策到規劃,從品牌到產能,從龍頭到配套……西安和合肥,能否成為“新一極”?

趨勢:全球新能源汽車時代

不少人難以想像,特斯拉“何德何能”成為車企全球市值第一。儘管資本市場不斷波動,但這個“投票”已折射出未來趨勢。而且,國際和國內的風向也在發生變化。

拜登競選美國總統時表示:“上任後將停止對化石能源提供補貼,提供4000億美元用於清潔能源技術研究與發展,並且加快電動車的推廣。”拜登,一直是清潔能源計劃的倡導者。

可以想像,拜登上任後將加速美國新能源車產業的發展。實際上,這已開始對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巨大的震動。市值,就是一面鏡子。

新能源汽車是什麼?

採用非常規的車用燃料作為動力來源(或使用常規的車用燃料,但採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綜合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動方面的先進技術,形成的技術原理先進,具有新技術和新結構的汽車。


新能源汽車主要分為四類

1.純電動汽車 2.氣體燃料汽車 3.生物燃料汽車 4.氫燃料汽車四種。
其中純電動汽車又分為純電動汽車、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
氣體燃料汽車又分為天然氣汽車、液化石油氣汽車、非混合燃料汽車和混合燃料汽車;
生物燃料汽車又分為乙醇燃料汽車和生物柴油汽車;
氫燃料汽車又分為純氫內燃機汽車、氫/汽油雙燃料內燃機汽車和氫-汽油混合燃料內燃機汽車

中國新能源汽車有四家上榜

實際上,全球汽車製造商都已經在努力從汽油發動機汽車轉向更新、污染更少的電動技術,汽車製造業已經在發生變革。

2019年1-11月,特斯拉Model 3北美銷量達12.8萬輛,超過同級別寶馬2/3/4/5系銷量之和(10.4萬)、奔馳C/CLA/CLS/E系之和(9.5萬)、奧迪A3/A4/A5/A6之和(7萬)。

全球主要經濟體,對汽車產業拉動經濟復甦寄予厚望。主要汽車生產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相關扶持政策都在加大力度。

德國通過立法提高電動車補貼金額;歐盟發布最嚴碳排放標準,挪威、荷蘭、英國、法國、葡萄牙等明確設定燃油車禁售的具體時間。新能源汽車,成為發達國家汽車產業的唯一出路。

國家政策全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

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和生產國,中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方式是:“換道超車”提前佈局的新能源汽車,並成為全球最大的產銷國。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提一個計劃:“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售量達新車銷量20%左右;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

各種政策,也在不斷出台。比如,上海到2022年底將繼續給予新能源汽車免費專用牌照,對於上牌“搖號”天價的上海來說,力度空前。風口上,“淘金者”無數:最高峰,據說有40多家入“過江之鯽”的“造車新勢力”。大浪淘沙之後,打著“中國特斯拉”旗號的倖存者寥寥無幾。隨後,比如恆大、寶能“高調入局”,比之前的“新勢力”資本更龐大,借助地產和金融的力量在全國“跑馬圈地”……

對於一些城市來說,這是城市產業崛起的最佳時機,比如合肥和西安。

合肥:押注“新能源汽車”

落戶合肥之前,蔚來汽車這家“造車新勢力”,有足夠多的負面報導、爆料深挖和“自救新聞”。這個一直沒有自己工廠的汽車品牌,最艱難時期,一直在四處尋找投資:

比如,傳聞北京亦莊國投出資100億,2019年7月蔚來在北京亦莊註冊公司,但隨後一切停滯。2019年10月,蔚來與浙江湖州吳興區談超50億融資意向,蔚來將興建一座20萬輛年產能的工廠,但被吳興區政府否認。

最終,合肥出現了:2020年2月25日,蔚來與合肥市簽署合作框架協議,蔚來中國總部項目將落戶合肥,包括在合肥建立研發、銷售、生產基地,打造以合肥為中心的中國總部運營體系。

這次,合肥似乎又“賭”贏了。此前,合肥做了很多敢為天下先的事情,誕生了“投行思維”:比如2007年,合肥市政府拿出三分之一財政收入,投資京東方,最後賺了100多億。2011年合肥市政府又拿出100多億,投資了合肥長鑫/兆易創新,上市浮盈超過1000億。

了解合肥的人都知道,這匹“黑馬”一直在跑:比如,“三分巢湖”區劃大調整;比如,打造為“白色家電之都”;比如,承接“長三角”產業轉移;比如,發揮“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量……合肥,這十幾年可圈可點。對於蔚來,或許是合肥對新產業的“賭博”。要知道,合肥在這個領域“動作頻頻”:

目前,合肥已佈局50多個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集聚蔚來、江淮、安凱、江淮大眾、長安、奇瑞、國軒高科、華霆動力等上下游120餘家企業,涵蓋整車、關鍵零部件、應用、配套等完整產業鏈。

根據合肥政府播報:截至8月中旬,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總量已達25萬輛,約佔全國總量的5.5%。根據規劃,合肥目標是“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超千億,整車產能達100萬輛,質量品牌具有國際競爭力,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

產業體系上,“培育10-20家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整體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到2020年,全市新能源汽車整車以及動力電池、驅動電機、車載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入列“長三角經濟圈”的合肥,新能源汽車時代,它顯然有著“東有上海,西有合肥”的野心。

西安:瞄準“新能源汽車之都”

近幾年,西安全力“重回製造業”。這其中,以三星、美光、隆基股份等為代表的電子信息和戰略性產業,成果已顯。新能源汽車,是西安另一張“王牌”。2017年,陝西就以建成全國重要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為目標,提出“300萬輛”的產能計劃。這一切的核心重地,就在於西安。

全球車企市值表上,有兩個西安人熟悉的品牌:比亞迪(第4),吉利位列(16位)。前者,將西安建設成為北方總部基地;後者,傳聞在西安投產奔馳smart。這兩家大牌企業,在西安的投資、產品和產能,實實在在。

近幾年來,比亞迪在西安累計投資228.6億,實現工業總產值2861.6億,累計生產乘用車420.6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41.3萬輛。上繳稅金126億,解決4萬人就業。

總投資20億新能源汽車二期項目,於2018年開工建設。建成後,將實現60萬輛乘用車產能。2017年7月18日,吉利簽約西安,刷新國內乃至全球汽車整車項目合作最快記錄,創造西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新記錄。總投資將超200億,將成為吉利技術水平最高的生產基地。

新聞顯示,吉利將於2021年建成投產,逐步形成30萬輛產能。據說,奔馳smart將在此投產。同時,開沃一期預計2022年建成,將達1萬輛客車、1萬輛物流車和5000輛專用車產能;陝汽,已開發出涵蓋灑水車、道路清掃車、渣土車、冷藏車和城市客車等全系列新能源商用車輛。2020年6月,北汽投資103億“雙園”落地經開區。

西安車企主要聚集範圍

如果再梳理,還有兩家百億投資:一是寶能汽車產業園;二是2020年6月開工的恆大。這兩個“資本驅動型”品牌,產量合計至少百萬以上,互聯網有各種報導就不再贅述。

目前,西安新能源汽車呈現三足鼎立態勢:

一是高新區組團,“龍頭”是比亞迪;二是高陵組團,“領頭羊”是吉利和陝汽;三是西咸新區組團,“新進者”是恆大和寶能。客觀上來說,當下的分散無法抱團。其實,它們足以形成一個“汽車城”。

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2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累計銷售120.6萬輛,佔總銷量4.7%。按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 20% ”目標為——620萬輛,整個市場大有可為。

不過,單從規劃上來看,2025年合肥目標是“100萬產能”;西安方面,一次公開會議上顯示西安產能達“200萬輛”。也就是說,“合肥+西安”未來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300萬輛。

競爭“新能源汽車之都”,它也只是一個市場和報導上的一個“稱號”而已。那麼,這一次產業革命中,西安是否能夠“逆流而上”?

本文轉自”搜狐-西安城記“、”百度知道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