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公司激戰 “抖音.快手.拼多多”近身肉搏

疫情對互聯網行業的影響,亦如水面之下的冰山。

618在今年似乎變成了所有互聯網公司疫情之後“回血”的關鍵一役。原本與618相距甚遠的快手、抖音,也開始了新一輪變現嘗試。

在疫情衝擊之下,流量生意中最重要的廣告一環深受影響,這對於手握流量的抖音、快手而言,變現焦慮顯著加劇。疫情以來,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台,先後切入其它賽道,做了多輪變現嘗試,如長視頻的免費觀看,如加強投入遊戲行業,最新的一輪就是直播帶貨。

618自然成了帶貨種嘗試的最好契機。抖音快手這樣的流量公司切入電商,勢必對“電商界”原有的流量玩家造成巨大擠壓。事實上,在電商領域,本就存在一個跟它們極度相似的拼多多,都崛起於下沉市場,做的都是流量生意。

當同為流量公司的“抖快拼”狹路相逢於電商,近身肉搏已不可避免。

01 流量與商業

互聯網的生意,往往分為兩種:流量和商業。

本質上一切流量生意都是廣告生意。

最早,佔據信息入口的百度,將流量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在佔據大量網上用戶的同時以廣告變現。有機構曾表示,百度流量的價格在10年間翻了10倍;同時,佔據社交入口的騰訊,同樣也是做流量生意。

無論是QQ,還是微信,在成為中國網民“標配”的同時,騰訊也成為了中國最大的流量池,吸引了眾多廣告商。現在,風頭最勁的流量公司無外乎抖音和快手,此外,其實拼多多做的電商本質也仍然是流量生意。

與之對應的則是商業生意,流量生意的核心是佔據大量用戶,但通過導向其它領域來獲得收入;而商業生意則直接從事商業活動,搭建基礎設施,再通過這些基礎設施服務用戶來獲取收入。因而,商業生意往往會與更重的實體經濟緊密結合。

從這個角度來看,以互聯網改造線下產業的大致都可以歸類為商業公司,如阿里最為典型。

當然,還有一類公司,它們身上“傳統”的色彩更濃,可以看做是有互聯網氣息的傳統公司,也就是泛互聯網公司。京東、小米歸屬於此,兩者一個是互聯網化的零售公司,一個是互聯網化的硬件公司。

流量、商業、泛互聯網,在中國互聯網三十多年的歷史上,不同種類的公司爭相出現,於各自領域發展壯大,之間偶有交集,但總體來說很難構成實際的同維度競爭。

在流量生意的賽道中,抖快之間的競爭本來更加直接,拼多多看似與之相安無事,但實際上,三方也時常相互掣肘。尤其是進入2020年,支撐它們發展的廣告商投資意願降低,流量競爭正變得更為刺刀見紅。

02 流量生意的電商嘗試

增值服務、導流、電商、廣告,這是流量變現的常見方式。其中,又以廣告變現為主,以百度為例,2019年其在線廣告營收佔比為72.7%;有數據顯示,抖音的國內廣告收入佔比近90%。

2020年,疫情使資本市場的耐心空前下降,全球範圍內出現廣告支出的大範圍收窄,這些流量公司的日子一下子變得窘迫起來。

“因為不少行業都停止了廣告宣傳,廣告部門正承受著巨大壓力。”德勤在其最新的TMT行業報告中寫道,“許多在線平台項目的縮減將導致廣告收入的下降。”

對抖音、快手來說,廣告之外的變現,從未如此迫切。這也正是在最近的618電商活動中,它們表現得如此活躍的原因所在。抖音推出“直播狂殺狂歡節”,正式進軍電商;快手推出“6.16”品質購物節、“6.18”快手電商狂歡月。

其實,快抖雙方在電商上的準備早已開始。

6月上旬,字節跳動正式成立了以“電商”命名的以及業務部門,統籌旗下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等平台的電商運營。有消息稱,自7月份開始,抖音將不支持外掛淘寶鏈接,並支持商家開設抖音小店。

快手早在2018年6月就初涉電商,推出電商導購方案“快手小店”,並在今年提出了GMV 2500億元的電商發展目標。

今年5月,快手電商副總裁笑古透露,未來將與服務商共同造一個品牌加速器。

顯然,抖音、快手都想藉此強化自身的電商變現能力,但這中間的難度恐怕會超出他們的想像。本質上,直播電商並非流量生意,而是商業生意,有很多基礎設施方面的能力需要從頭建起。

同時,與改造傳統行業、與傳統行業結合的商業公司、泛互聯網公司相比,流量是互聯網領域中比較淺層的環節,你很難說光靠流量就能輕易向商業生意切換。

在穆勝看來,直播電商表面上是新的流量紅利,但其背後存在挖掘生態、數據紅利的空間。但抖快拼入局直播電商,還不到挖掘生態和數據紅利的商業階段。

因而,抖音和快手的電商嘗試終局,更有可能是形成一個與拼多多直接競爭的電商形態:都以流量為根本,都在下沉市場有相當黏性,甚至打法也頗為相同。

像快手就在618期間高調宣布要做百億補貼。

如華泰證券在研報中所說,今年的“618”活動,因活動主體增加了抖音、快手兩大社交平台,直播元素得以強化。由此,在直播強化背後,抖快拼之間新的流量戰爭已然開啟。

03 快手VS拼多多

在這場足以或許可以改變流量格局的競賽中,有兩家企業值得關注,那就是快手與拼多多。一個是視頻平台,一個是電商平台,之間似乎並沒有正面競爭,但隨著各自在電商、直播領域的佈局,雙方正在由流量暗戰轉為明戰。

最為明顯的是在雙方投資對象及合作夥伴的選擇上。

今年4月19日,拼多多宣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如最終全部行使轉換權,其將擁有國美5.62%的股份。與其他互聯網巨頭的動輒收購不同,這是拼多多五年來的首次對外投資,其意義可見一斑。

5月26日,“618”活動前夕,有媒體報導稱,快手與京東達成合作。此後,雙方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快手小店供應鏈能力打造、品牌營銷和數據能力共建等多方面展開深入合作。在此次深度合作後,用戶在快手購買京東商品將無需跳轉,直接在快手小店完成。補足了批發商環節後的快手,與拼多多的對壘格局已然明顯。

原本,拼多多、快手雙方就有許多相似之處:共同崛起於後流量時代,起源於低線市場;電商領域以低客單價的水果、白牌商品起家,以遊戲化的方式促成用戶購買。

2018年拼多多上市時,黃崢在致股東信裡說,拼多多是Costco(好市多)與迪士尼的結合體。其中,“迪士尼”指的正是其遊戲化,拼多多通過推出多多果園、多多愛消除等小遊戲,增強用戶的平台粘性,維持平台留存。

遊戲方面,快手也在不斷佈局。比如其2020年4月投資手機遊戲廠商王牌互娛,2020年3月併購手機遊戲賽瑞思動,2018年5月還曾投資涼屋遊戲。

當根基如此相似的雙方,裹挾著蘇寧、京東,共同來到直播電商的又一流量紅利面前,雙方正面對壘剛剛開始。

過去幾年間,拼多多的增長之迅速令人瞠目,最新財報顯示,其年交易額突破1萬億,用戶量達到6.3億。拼多多的成功,有兩個基礎要素:社交所帶來的低價流量;另一個是相對低的價格。而當前,它的這兩項優勢均受到快手等直播平台的衝擊。

同時,拼多多自身的獲客成本也在不斷攀升。數據顯示,2018財年,拼多多的真實獲客成本漲幅為75.83%;2019年財年,其漲幅猛增至833.99%。

長期以來,拼多多的“低價”標籤成為它俘獲低線市場的利器,但隨著其品牌商家佔比的提升,以及快手、抖音等的出現,也能帶來一定程度的低價商品,其競爭力被進一步削弱。

當然,拼多多的“拼團”思路,與直播電商相比有相似,卻又有代差,兩者都能通過集中爆發實現低價,,但直播電商更有優勢,畢竟李佳琦、薇婭、辛巴等主播們的一場直播,可能有上百萬、千萬用戶在觀看,近來辛巴更是宣稱達到了10億量級的成交量。

今年年初,拼多多也開始小範圍佈局直播電商,希望搭上直播電商的末班車。但目前看起來收效甚微,在消協報告中,拼多多的直播無論是消費者滿意度還是佔比,均叨陪末座。

“由於起步較晚,拼多多現在與淘寶、快手、抖音之間已經差距明顯。”穆勝表示。

04 結語

以抖音為代表的頭條系、快手、拼多多,均是五環外流量奶大的公司。

原本不相干的它們,如今終於正面相遇。在電商上優勢明顯的拼多多,因流量紅利起家,卻在這一輪的直播電商的表現中,落後良多;初初踏足電商的快手、抖音,尤其是快手,則在積極尋找外援補足短板。

在雙方共同見長的“五環外”市場上,拼多多與快手,對同一份流量,開始從注意力資源的爭奪轉向錢包的爭奪,個中激烈,可以想見。

(本文轉自36Kr文章,作者: 微信公眾號“一點財經”(ID:yidiancaijing))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