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與台灣不管是距離或是文化習俗都很相近,在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四十年裡,台灣人民也都有參與,過去在廈門經濟特區工作的人民不僅是見證者,更是建設者。本集《特區記憶》系列報道,讓我們一起翻閱歷史,看看特區建設中台灣人民的身影。
影片看這裡 : 【特區記憶】那些年,台胞融入特區建設
吳序侬 – 原台灣兩岸事業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
在1980年代時,兩岸不能來往,所以吳序侬特地去申請香港身分證到大陸使用。當時廈門最高大樓是「湖濱飯店」(只有12層樓),吳序侬他們的建設團隊就立志要蓋出廈門第一高大樓,一定要超過湖濱飯店一倍!!所以暫定蓋一座24樓高的大廈,在1988年也順利完工,真的成為廈門當時的第一高大樓,之後越來越多建設都在湖濱飯店周圍,都超過湖濱飯店許多,吳序侬非常欣慰,因為表示廈門特區在進步,同時也說到「兩岸人民只要同心同德、努力奮鬥,廈門經濟特區會更上一層樓」
陳經超 – 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在2001年時,福建省出對台相關政策後,陳經超是第一位依循政策進入大陸985高校體制內編制的台灣教師,他說到當時要去大陸都要到澳門去轉機,但現在兩岸都可以直飛,節省了時間、成本。廈門特區提供給台灣人「先行先試」的政策,可以以廈門經濟特區為起點,跟著廈門經濟區一起走向世界的大舞台。
賴政助 – 建發.君龍人壽個險業務部區域督導
賴政助於2002年以保險業者身分到廈門工作,在2008年時君龍人壽成功在廈門設立分公司,成為福建省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兩岸合資的人壽保險公司,從一開始最多只有1萬元的保費到現在幾十萬的保費比比皆是,君龍人壽的保費規模已達到全球第二了! 賴政助說到大陸未來的保險業前景廣闊,經濟發展前景也值得期待。
廈門經濟特區建設四十周年
今年是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第四十周年。40年來,廈門在兩岸三通直航、經貿合作、人員往來、文化交流、基層政黨交流等方面不斷有「破冰」之舉,持續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建設兩岸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合作示範區、兩岸金融中心、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對台貿易中心等「一區三中心」,廈台集成電路、平板顯示等產業合作結出碩果。
如今,廈門已成為兩岸經貿合作最緊密的區域,引進了友達、宸鴻等20多家台灣百大企業,累計實際使用台資117億美元,台企工業產值約佔廈門規上工業總產值1/4。廈門口岸的台灣水果、食品、酒類、圖書、大米等進口量穩居大陸第一,是大陸最大對台貿易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