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鯤鵬會

2022港澳台生申請大陸研所攻略-4(陸研申請和考試常見的Q&A)

想要去大陸讀研究所的港澳台朋友們~一定要事先做足充分的準備,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上三篇文章介紹了研究生和大學的分類:2022港澳台生申請大陸研所攻略-1、帶大家了解大陸考研的申請管道和考試方式: 2022港澳台生申請大陸研所攻略-2(考試和申請管道) 以及學長姐考陸研的經驗: 2022港澳台生申請大陸研所攻略-3(台灣學長姐考陸研經驗分享)

最後跟大家分享考陸研常見的Q&A

考陸研常見Q&A

Q1.

大陸高校面向港澳臺招生資訊網上的報名截止日期為12月15日,清華大學的報名截止日期為12月27日,是否相衝突?

A1.

內地(祖國大陸)高校面向港澳臺招生資訊網的申請系統會在12月15日之後關閉其他高校的申請通道,但報考我校的港澳臺地區考生仍然可以在此網站上進行註冊及線上申請,截止日期為12月27日,請在截止日期前儘早完成線上申請。

Q2.

我在研招網上支付港澳臺地區研究生報名費時,支付多次不成功,該如何處理?

A2.

由於港澳臺地區研究生報名費的幣種為港幣,需在研招網上填寫資訊後,經由協力廠商平臺進行支付,涉及信用卡髮卡行的支付限制等問題,建議在支付報名費時,使用境外發行的信用卡(一般為VISA卡)進行支付。如果支付不成功,請更換信用卡後再進行嘗試。

Q3.

請問北京清華大學申請材料中的個人陳述、推薦信是否有專門的範本或者格式要求?

A3.

沒有專門的範本,推薦信要求有推薦人的聯繫方式及親筆簽名。

Q4.

我是否可以同時報考北京清華大學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志願?

A4.

每名申請者只可報考一個院系的一個志願。如有同一申請者使用多個報名號申請多個志願,北京清華大學將按照報名費的交費記錄,只接受第一個交費成功的報名號,其餘報名號將被視為無效申請,多交的報名費不予退還。

Q5.

中國人民大學是否有免試入學的報考機制?

A5.

2020年起凡港澳台考生均需要參加全國統一國家考試,已經廢除免試入學。

Q6.

台灣役男的「兵役問題」如何處理?

A6.

內政部已修正「役男出境處理辦法」,役男只要於19歲取得台灣教育部承認之111所大陸院校入學許可,於19歲當年年底前出境就學,並符合最高年齡限制(大專24歲、碩士27歲、博士30歲),考生可向移民署各縣市服務站提出申請就學緩徵。

超過19歲、報考非台灣教育部承認院校及醫事學歷,一般可向學校爭取錄取後先休學返台服兵役,雖大陸教育部一般規定需唸滿一年後才可休學,但各校依此規定有所調整,可自行詢問欲就讀院校,最多可休學兩年,役男便可回台服完兵役後再繼續學業。

經政府核准到大陸設廠的台商子女,只要父母、本人都居住於大陸,即使所讀大學非111所大學也不受此限制,可依「經濟部投審會」規定辦理緩徵,詳情請洽經濟部投審會網站。

Q7.

報考研究所有沒有年齡限制?

A7.

報考港澳台聯招研究所一般已取消年齡限制,特殊情況請與欲報考院校做確認後再報考。

碩士生40歲以上、博士生45歲以上不得報考公費生。

Q8.

研究所可否「跨專業」報考?

A8.

需參照各校當年度簡章與專業目錄中是否註明「不可(收)跨專業報考」,若無特別註明可向各校招生辦洽詢確認。建議考生若以同等學力或跨專業報考,請先與欲報考院校確認。

Q9.

港澳台聯招是否有「轉學考」制度? 「大學三年級」可否報考碩士?

A9.

目前港澳台沒有轉學考制度,透過港澳台聯招報考錄取進入學校後,皆需從一年級開始就讀。大三還不能報考,必須大學應屆畢業並於當年度九月入學時繳交出畢業證書為準。

Q10.

「同等學力」是如何認定?

A10.

請參照台灣教育部公告的「報考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規定。尚需參照各校簡章,各校是否同意同等學力者報考或需附相關工作經驗、年資證明等規定。因此建議考生若以同等學力或跨專業報考,請先與欲報考院校確認。

Q11.

「專科畢業」可否報考研究所?

A11.

依照台灣「報考大學同等學力認定標準」的規定,欲報考碩士者所須條件如下:取得專科學校畢業證書後,其為三年制者經離校二年以上;二年制或五年制者經離校三年以上;取得專科進修(補習)學校資格證明書、專科進修學校畢業證書或專科學校畢業程度自學進修學力鑑定考試及格證書者,比照二年制專科辦理。

尚需參照各校簡章,學校是否同意同等學力者報考,或附相關工作經驗、年資證明等規定。

Q12.

應屆畢業生能考「工商管理碩士」嗎?

A12.

應屆畢業生一般來說無法報考,需要有三年以上工作經驗,唯各校可能個別開放,請依據各校每年招生簡章及詳洽招生辦為準。

Q13.

持「外國學歷」者可否參加港澳台聯招? 學歷該如何認證?

A13.

可以。凡持國外學歷報考者,可由以下方式「任選其一」進行證件審核,並與夏潮聯合會預約報名。

1.依台灣教育部「大學辦理國外學歷採認辦法」所列舉之院校參考名冊,持學歷證件報名。

2.檢具大陸教育部學歷採認證明文件。

※教育部外國大學參考名冊查詢系統

※外國大專院校參考名冊及國外學歷認定之相關疑義,可另至下列教育部之網站查詢:

1.高等教育司網站-行政規則>學籍與學歷採認、問題解答>學籍與學歷採認

2.國際文教處網站-問答>外國學歷查證認定

Q14.

研究所有沒有「在職專班」(自費兼讀制)、「公費」或「獎學金」制度?

A14.

各校於招生簡章中會註明是否提供有自費兼讀制或公費生,如欲選報請參考該年度簡章。

研究所設有自費兼讀制度,類似於台灣的在職進修生,上課時間由該院校或老師決定。學制中與指導老師的規定密切相關,兼讀制所有課程、計畫、答辯、論文寫作與自費生沒有任何區別。學校學歷學位證書都一樣,不會列出身份制別。一但選報兼讀,錄取後不得變更。博士招考生可向學校博士班導師直接聯絡。

公費和獎學金方面,由各校研招辦主任及外事處單位(國際交流中心或港澳台辦公室等機構為主,管理學生食衣住行各方面)共同研議。

Q15.

「博碩連讀」是否一定至少要唸完五年?

A15.

是的,且不可中途放棄,否則連同碩士學位連同放棄。若專業目錄中未標明,可直接詢問各校是否提供博碩連讀。

Q16.

報名時是否需要附「論文」或其他研究文件?

A16.

報名時不接受其他報名資料以外的文件繳交(ex:論文、研究計畫書等)。

仍欲提供者請自行將資料寄至該校之系所。

Q17.

「工作經歷證明」可否以勞健保證明代替?

A17.

工作經歷證明需出具工作機構/單位 「同意在職證明書」,不可僅以勞健保證明代替。

Q18.

可以查到各校往年的分數線及報錄比嗎?

A18.

請查閱各校港澳台專區,部分學校會自行公告複試線標準及該年度率取人數。唯報考人數可能不公告。

Q19.

若遲遲未收到准考證該如何處理?

A19.

研究所港澳台聯招准考證均從香港試點以普通掛號信函寄發,考生在填報報名表格時須將收件地址登錄正確。如遲未收到准考證(週六日及例假日扣除),請向附近郵局查詢是否有未簽收而退回郵局之信件,或電洽各報名點查詢。

Q20.

大學畢業可否「跳考」博士班?

A20.

以台灣教育部規定,具下列資格者,得以同等學力報考博士班:

一、碩士班學生修業滿兩年且修畢畢業應修科目與學分(不含論文),因故未能畢業,經退學離校或休學一年以上,持有修業證明書,或休學證明書附歷年成績單,並提出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者。

二、大學畢業獲有醫學學位或牙醫學學士學位,經有關專業訓練兩年以上,並提出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者。

三、大學畢業或有學士學位,從事與所報考系所相關工作五年以上,並提出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者。

四、下列國家考試及格,持有及格證書,且所報考系所相關工作六年以上,並提出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者。(一)公務人員高等考試或一、二、三等特種考試及格。(二)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或相當等級之特種考試及格。

(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相關專業訓練及相關工作,由各大學自行認定後,出具並檢附「同意報考證明書」。藝術類或應用科技類相當於碩士論文水準之著作,得以創作、展演連同書面報告或以技術報告代替。)

欲報考港澳台聯招尚需參照各校簡章上註明,學校是否同意同等學力者報考或需附相關工作經驗、年資證明等規定。

Q21.

大學「非醫學專業」相關科系可否報考大陸研究所中、西醫臨床類?

A21.

不能。醫學臨床類限大學醫學專業畢才能報考,否則只能報「非臨床學位」之其他類。

Q22.

報名是否一定要繳交「推薦信」?

A22.

報名時必須繳交兩封推薦信,分別由兩位副教授以上的老師填寫,一般未限定老師的研究領域或國籍(部份院校招生簡章中有註明需與報考專業相關,請與學校確認後再繳交)。

Q23.

「歷屆成績單」怎樣才算正本?若轉學或插班是否需提供所有學期成績?

A23.

成績單上需含有學校鋼印、浮水印,或至學校教務處蓋章以玆證明。應屆畢業生可在錄取入學前補繳最後一學年的成績單。若曾轉校後抵免學分則仍需檢附之前學校的學分成績單。

Q24.

「在學證明」可否以學生證代替?

A24.

不可僅繳交學生證影本。

應屆生須請學校開立在學證明書,或將學生證正反面影印本至學校註冊組加蓋章印。

Q25.

畢業證書或成績單可否繳交「英文版」?

A25.

不可以。國內學歷僅收受「中文版」的畢業證書與成績單。持國外學歷報考者除外。

Q26.

考博士班是否一定要跟「指導老師」聯絡?

A26.

與指導教授先行聯繫並非硬性規定,但由於報考博士者須先在報名表上填寫指導教授,一方面基於禮貌性的告知;一方面確認教授在該年度是否招收學生;另外,先行與老師討論準備方向亦有利於考試。

鯤鵬祝各位考試順利,鵬程萬里。

文章來源: 台生考陸研夏潮聯合會大陸就學資料庫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