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鯤鵬會

用鏡頭記錄疫情故事,多部紀錄片上線

疫情的狀況還沒能緩和,大家也都時刻關心著最新的消息,也有些人用鏡頭記錄下疫情故事,這些人的艱難和防疫人員的付出都不該被遺忘。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去幹嘛?”

“徒步走完武漢的11座大橋”

“在街邊早餐攤上點一碗熱乾麵。”

“給我女兒補過一個生日。”

“我想去看住在隔壁小區的父母。”

這些稀鬆平常的小事,在防疫期間都太難了…

……

2月29日,新世相與人民日報客戶端、快手聯合拍攝的紀實短片《凌晨四點的武漢》正式上線。

這一次,大陸各地仍處在防疫攻堅戰的當下,記錄的鏡頭瞄準了處在風口浪尖的城市——武漢。

從疫情爆發至今,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經歷了春節、元宵節,情人節,從患者到醫護,從抗議一線工作人員到志願者,從血濃親情到國家大愛,每天有無數的故事在發生,也有無數的聲音被淹沒。

但幸好,這些故事,被更多的人用影像記錄下了。

這一次,每個人都是記錄者

相比於電影、電視劇等摻雜了藝術創作的影像作品,但凡有大事件發生,紀錄片都是沖在最前面的。

2月9日,日本NHK上線了一部時長54分鐘的單集紀錄片《感染はどこまで拡がるのか~緊急報告新型ウイルス肺炎(疫情會擴大到什麼程度,緊急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紀錄片中,節目組不僅通過與日本某公司的武漢員工進行了實時連線,了解武漢當地真實情況,還請來了當年非典(SARS)一線防疫專家對病毒接下來的傳播狀況進行分析和預測。

但由於紀錄片上線當時,湖北省確認人數尚且不足3000人,整部紀錄片貫徹了NHK一直以來的科普紀錄片風格,內容稍稍有些枯燥,截至發稿在豆瓣也僅獲得927人7.7分的評價。

但此時距離武漢封城已半個月有餘,全國各地大中小城市也開始了不同程度的出行嚴格管控。

2月11日,上海電視台人文頻道推出系列微紀錄片《城市的溫度》。

該節目第一期原計劃是在除夕當晚,以兩位回不去家的空乘乘務員為核心,講述乘務員故事。然而當拍攝團隊身處航班之上,發現疫情對飛機所有乘客的情緒產生了較大影響後,節目組臨時變更計劃,以“特殊的航班”為主題,改為拍攝疫情下,航班為消除乘客恐懼心理準備的“春晚節目”以除夕當晚奔赴一線的醫護乘客。

而在接下來的幾期中,《城市的溫度》成為了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的“記錄者”。

分工迅速而明確。上海SMG紀錄片中心的8個工作室分別將鏡頭對準了奮戰在上海主要高速道口、交通樞紐等一線工作崗位上的普通人;社區一線防疫人員;口罩、消毒水等重點醫療物資從“分配額度、運輸配送、門店分裝到市民購買”的各個環節;上海赴鄂醫療隊護士家中臥病在床的家人……

最終呈現出的節目主題包括“外賣不賣”、“特殊的航班”、“我在發熱門診上班”等,雖然一期僅有不到10分鐘的時長,但足以展現疫情下的上海樣貌。

除此之外,該節目製作中心也在籌備時長更長,內容更豐富,製作更精良的一系列疫情紀錄片項目,包括在3月將推出《人間世:疫情特別篇》,內容將以瑞金醫院的上海援鄂醫療隊的培訓、出征全過程為主。

另一邊,芒果TV近日也上線了一檔以湖南長沙當地疫情記錄為主題的紀錄片節目《在線2:我們在“戰”疫》。作為《在線》的第二季,節目仍以不同行業小人物的生活為主,在除夕前一星期拍攝的第一期​​中,雖由於時間較早暫未涉及疫情內容,但旁白以及結尾還是加入了疫情對這座尚未準備好的城市的影響。

與地方電視台不同,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出現給了影像記錄者更自由的空間。

新世相的《凌晨四點的武漢》就是在互聯網影像“拼湊”下誕生的。

該短片把鏡頭對準武漢,涉及人群包括武漢封城期間的機場工作人員、援鄂醫療隊隊長、接送醫護人員的志願者、雷神山建築工地的工人、便利店店員、同濟醫院聯繫死亡患者家屬的護士、心理熱線輔導員、城市消毒的工作人員、為醫護人員準備早餐的廚師……

而這其中大部分的視頻,都是快手用戶手機拍攝上傳後授權給製作方。

與新世相相比,由央視新聞、bilibili 與短視頻製作機構FIGURE 聯合出品的紀錄片《在武漢》則是為數不多的駐紮到了武漢當地進行了實地拍攝的紀錄片節目,但即便如此,第一期也還是選擇從武漢當地的志願者車隊出發,講述疫情之下武漢普通人的生存狀況。

除此之外,在B站、快手,抖音等平台,成千上萬的普通人也自發地記錄下了防疫期間自己及身邊人的狀況和故事,成為了自己紀錄片的製作人。

隔離之下,疫情紀錄片拍攝的“艱”與“難”

不難看出,當下疫情相關紀錄片有幾大特點。

媒體及互聯網平台出品,多以融合性素材為主,由用戶自發上傳,再由專業製作團隊拿到授權後進行節目製作。

愛奇藝總編室莫比斯工作室就曾公開徵集橫版視頻,邀請用戶自述當地醫療狀況以及疫情期間的身邊故事;優酷則聯合武漢本地vlog博主推出封城後的紀實節目《武漢日記2020》。

地方電視台出品,大多以拍攝本地疫情狀況,防疫故事為主,以避免出城帶來的人口流動。但即便如此,拍攝團隊和節目製作方也面臨著疫情帶來的感染風險和諸多不便。

《城市的溫度》在拍攝之前,整個編導團隊就接受了疫情拍攝的安全培訓,並統一領取了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器材,而一旦涉及到醫院、發熱門診等一線疫情拍攝,工作人員均需要在拍攝後統一在定點賓館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

而以武漢當地為主的紀錄片拍攝更是難上加難。B站紀錄片高級顧問朱賢亮在接受“一起拍電影”採訪時曾表示,《在武漢》的拍攝過程非常艱辛,整個團隊在拍攝期間因為賓館被徵用而換了三次住所;出行受限於政策變化屢屢受阻;而缺少官方記者證及通行證的採訪又會被多次拒絕;再加上後期製作的時間非常緊張,能做到現有的程度已經是盡力。

事實上,相比於在疫情期間拍攝上線,很多關於重大突發事件的紀錄片都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進行資料收集製作。

比如,在2003年非典結束後,以非典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但紀錄片方面,最早出現的則為非典發現一年後的《非常時刻》,而直到10年後,鳳凰衛視2013年拍攝的《非典十年祭》才將整個非典的事件起因、經過以至結束,以完整的視角和資料進行了還原。

少數普通人的生活及故事則多後續以電影改編的形式,進行了藝術化呈現。

之所以很難觸及最前線,其中原因有二。

一方面,紀錄片與新聞記錄形式不同,前者需要進行簡單的後期製作和藝術加工,在疫情期間製作出的紀錄片製作週期緊張,且隔離期間,出行處處受限,尤其在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用品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除了難以獲得扛疫一線的拍攝許可外,拍攝團隊本身也面臨著疫情的感染風險,很難做到長時間的視頻記錄。

多部紀錄片上線,用鏡頭記錄疫情故事

一起拍電影·昨天  所有的這些都不該被忘記。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網娛觀察”(ID:wldygc2016),作者艾木子,36氪經授權發布。原文標題:《真正的疫情故事,從來不只是“做蛋糕”》。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去幹嘛?”

“徒步走完武漢的11座大橋”

“在街邊早餐攤上點一碗熱乾麵。”

“給我女兒補過一個生日。”

“我想去看住在隔壁小區的父母。”

……

2月29日,新世相與人民日報客戶端、快手聯合拍攝的紀實短片《凌晨四點的武漢》正式上線。

這一次,在全國各地仍處在防疫攻堅戰的當下,記錄的鏡頭瞄準了處在風口浪尖的城市——武漢。

從疫情爆發至今,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經歷了春節、元宵節,情人節,從患者到醫護,從抗議一線工作人員到志願者,從血濃親情到國家大愛,每天有無數的故事在發生,也有無數的聲音被淹沒。

但幸好,這些故事,被更多的人用影像記錄下了。

這一次,每個人都是記錄者

相比於電影、電視劇等摻雜了藝術創作的影像作品,但凡有大事件發生,紀錄片都是沖在最前面的。

2月9日,日本NHK上線了一部時長54分鐘的單集紀錄片《感染はどこまで拡がるのか~緊急報告新型ウイルス肺炎(疫情會擴大到什麼程度,緊急報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紀錄片中,節目組不僅通過與日本某公司的武漢員工進行了實時連線,了解武漢當地真實情況,還請來了當年非典(SARS)一線防疫專家對病毒接下來的傳播狀況進行分析和預測。

但由於紀錄片上線當時,湖北省確認人數尚且不足3000人,整部紀錄片貫徹了NHK一直以來的科普紀錄片風格,內容稍稍有些枯燥,截至發稿在豆瓣也僅獲得927人7.7分的評價。

但此時距離武漢封城已半個月有餘,全國各地大中小城市也開始了不同程度的出行嚴格管控。

2月11日,上海電視台人文頻道推出系列微紀錄片《城市的溫度》。

該節目第一期原計劃是在除夕當晚,以兩位回不去家的空乘乘務員為核心,講述乘務員故事。然而當拍攝團隊身處航班之上,發現疫情對飛機所有乘客的情緒產生了較大影響後,節目組臨時變更計劃,以“特殊的航班”為主題,改為拍攝疫情下,航班為消除乘客恐懼心理準備的“春晚節目”以除夕當晚奔赴一線的醫護乘客。

而在接下來的幾期中,《城市的溫度》成為了上海疫情防控工作的“記錄者”。

分工迅速而明確。上海SMG紀錄片中心的8個工作室分別將鏡頭對準了奮戰在上海主要高速道口、交通樞紐等一線工作崗位上的普通人;社區一線防疫人員;口罩、消毒水等重點醫療物資從“分配額度、運輸配送、門店分裝到市民購買”的各個環節;上海赴鄂醫療隊護士家中臥病在床的家人……

最終呈現出的節目主題包括“外賣不賣”、“特殊的航班”、“我在發熱門診上班”等,雖然一期僅有不到10分鐘的時長,但足以展現疫情下的上海樣貌。

除此之外,該節目製作中心也在籌備時長更長,內容更豐富,製作更精良的一系列疫情紀錄片項目,包括在3月將推出《人間世:疫情特別篇》,內容將以瑞金醫院的上海援鄂醫療隊的培訓、出征全過程為主。

另一邊,芒果TV近日也上線了一檔以湖南長沙當地疫情記錄為主題的紀錄片節目《在線2:我們在“戰”疫》。作為《在線》的第二季,節目仍以不同行業小人物的生活為主,在除夕前一星期拍攝的第一期​​中,雖由於時間較早暫未涉及疫情內容,但旁白以及結尾還是加入了疫情對這座尚未準備好的城市的影響。

與地方電視台不同,互聯網和新媒體的出現給了影像記錄者更自由的空間。

新世相的《凌晨四點的武漢》就是在互聯網影像“拼湊”下誕生的。

該短片把鏡頭對準武漢,涉及人群包括武漢封城期間的機場工作人員、援鄂醫療隊隊長、接送醫護人員的志願者、雷神山建築工地的工人、便利店店員、同濟醫院聯繫死亡患者家屬的護士、心理熱線輔導員、城市消毒的工作人員、為醫護人員準備早餐的廚師……

而這其中大部分的視頻,都是快手用戶手機拍攝上傳後授權給製作方。

與新世相相比,由央視新聞、bilibili 與短視頻製作機構FIGURE 聯合出品的紀錄片《在武漢》則是為數不多的駐紮到了武漢當地進行了實地拍攝的紀錄片節目,但即便如此,第一期也還是選擇從武漢當地的志願者車隊出發,講述疫情之下武漢普通人的生存狀況。

除此之外,在B站、快手,抖音等平台,成千上萬的普通人也自發地記錄下了防疫期間自己及身邊人的狀況和故事,成為了自己紀錄片的製作人。

隔離之下,疫情紀錄片拍攝的“艱”與“難”

不難看出,當下疫情相關紀錄片有幾大特點。

媒體及互聯網平台出品,多以融合性素材為主,由用戶自發上傳,再由專業製作團隊拿到授權後進行節目製作。

愛奇藝總編室莫比斯工作室就曾公開徵集橫版視頻,邀請用戶自述當地醫療狀況以及疫情期間的身邊故事;優酷則聯合武漢本地vlog博主推出封城後的紀實節目《武漢日記2020》。

地方電視台出品,大多以拍攝本地疫情狀況,防疫故事為主,以避免出城帶來的人口流動。但即便如此,拍攝團隊和節目製作方也面臨著疫情帶來的感染風險和諸多不便。

《城市的溫度》在拍攝之前,整個編導團隊就接受了疫情拍攝的安全培訓,並統一領取了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器材,而一旦涉及到醫院、發熱門診等一線疫情拍攝,工作人員均需要在拍攝後統一在定點賓館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

而以武漢當地為主的紀錄片拍攝更是難上加難。B站紀錄片高級顧問朱賢亮在接受“一起拍電影”採訪時曾表示,《在武漢》的拍攝過程非常艱辛,整個團隊在拍攝期間因為賓館被徵用而換了三次住所;出行受限於政策變化屢屢受阻;而缺少官方記者證及通行證的採訪又會被多次拒絕;再加上後期製作的時間非常緊張,能做到現有的程度已經是盡力。

事實上,相比於在疫情期間拍攝上線,很多關於重大突發事件的紀錄片都需要花費漫長的時間進行資料收集製作。

比如,在2003年非典結束後,以非典為題材的影視作品層出不窮,但紀錄片方面,最早出現的則為非典發現一年後的《非常時刻》,而直到10年後,鳳凰衛視2013年拍攝的《非典十年祭》才將整個非典的事件起因、經過以至結束,以完整的視角和資料進行了還原。

少數普通人的生活及故事則多後續以電影改編的形式,進行了藝術化呈現。

之所以很難觸及最前線,其中原因有二。

一方面,紀錄片與新聞記錄形式不同,前者需要進行簡單的後期製作和藝術加工,在疫情期間製作出的紀錄片製作週期緊張,且隔離期間,出行處處受限,尤其在防護服、口罩等醫療用品如此緊張的情況下,除了難以獲得扛疫一線的拍攝許可外,拍攝團隊本身也面臨著疫情的感染風險,很難做到長時間的視頻記錄。

另一方面,雖然紀錄片以紀實為主,但在面臨重大疫情之下,如何選擇拍攝題材也是一大問題,尤其是面對醫護、感染患者的拍攝時,既需要關注被紀實人的心理創傷,也需要留意對拍攝團隊本身的心理疏導。

而就像正在武漢籌備紀錄片的導演蘭波在接受紅星新聞採訪時所提到的:“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忠於自己的記錄,盡可能多的拍下這些經歷,留存好這些珍貴的影像素材。”

這個世界,是靠每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撐起來的。其實換句話說,在這些紀錄片的背後,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記錄者。

請你們看看前線,還有那麼多人無畏生死為人民赴戰場。
請你們看看武漢人民,還有那麼多無聲得我們看不到的淚水與絕望。

不要擔心不要害怕,武漢終會痊癒,疫情終會過去。

這一次讓我們為這些無私無畏的志願者點讚。正如他們所說:

“平常都說冒著生命危險,那都是形容詞,這一次是百分之兩百的,百分之三百的,百分之五百的,絕對不是形容詞。”

待疫情散去後,鏡頭下這些殘酷時刻的溫柔瞬間都會被記住

以下附上視頻連結:

《在武漢》

武漢:我的戰“疫”日記

(本文轉自36Kr文章, 自微信公眾號“網娛觀察”(ID:wldygc2016),作者艾木子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