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鯤鵬會

都說中國古建是瑰寶 其實不多 也就599種吧!

古建築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周末去哪玩之文章)

 

中國傳統民居,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它們鑲嵌在大陸遼闊的大地上
一塊塊石磚,一根根梁木
都訴說著國家、民族、家庭的動人故事

受自然氣候、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影響
各地的民居、建築風格異彩紛呈

01
漢族—北京四合院


(圖片源自攝圖網)

中國漢族地區傳統民居的主流是規整式住宅,以採取中軸對稱方式佈局的北京四合院為典型代表。

 

(圖片源自攝圖網)

北京四合院,即合院建築之一種,所謂合院,即是一個院子四面都建有房屋,四合房屋,中心為院,這就是合院。一戶一宅,一宅有幾個院。合院以中軸線貫穿,北房為正房,東西兩方向的房屋為廂房,南房門向北開,所以叫作倒座。

★推薦地:北京南鑼鼓巷、北京北鑼鼓巷紗絡胡同

 

 

02
傣族——竹樓


(圖片源自中國古建網)

傣族主樓是一種幹欄式住宅,許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稱為竹樓。粗竹子做骨架,竹編篾子做牆體,樓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頂鋪草,主柱有24條。所以竹樓用料簡單,施工方便而且迅速。

 


(圖片源自中國古建網)

千百年來,竹樓經歷了從竹結構變為木材結構、磚混結構的巨變,早年那種竹柱、竹梁、竹瓦的古樓,已成為“歷史文物”,但竹樓這一名稱卻響亮如故。

★推薦地:西雙版納

 

 

03
侗族——鼓樓


(圖片源自攝圖網)

侗寨的建築群是以鼓樓為中心而展開的一個文化場域,它是侗鄉特有的文化風景並且是真正訴之于視覺意義上的文化風景。

 


(圖片源自攝圖網)

鼓樓是一個寨子的中心,鼓樓附近是歌坪、戲臺、薩堂,這四部分構成了侗寨的核心圈。緊緊地周繞著鼓樓的是民居住房圈,再外一圈是禾晾和禾倉,接著是寨門、涼亭、風雨橋。

★推薦地:廣西三江縣

 

 

04
蒙古族——蒙古包

(圖片源自攝圖網)

蒙古包是蒙古等遊牧民族傳統的住房,古稱穹廬,又稱氈帳、帳幕、氈包等。蒙古語稱格兒,滿語為蒙古包或蒙古博。遊牧民族為適應遊牧生活而創造的這種居所,易於拆裝,便於遊牧。

 

(圖片源自攝圖網)

蒙古包呈圓形,四周側壁分成數塊,每塊高130~160釐米、長230釐米左右,用條木編成網狀 ,幾塊連接,圍成圓形 ,錐形圓頂,與側壁連接。帳頂及四壁覆蓋或圍以毛氈,用繩索固定。

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裝門板,帳頂留一圓形天窗,以便採光、通風,排放炊煙,夜間或風雨雪天覆以氈。

★推薦地:內蒙古塞罕壩、呼倫貝爾

 

 

05
藏族——碉房


(圖片源自攝圖網)

藏族的住宅以藏式碉房最有特色,它是藏族的傳統住房,平面呈方形,上窄下寬、頂是平的。

 

(圖片源自攝圖網)

在城市,碉房佈局合理,造型完整,裝飾富麗。一般三層,最高五層,用石作牆,木頭作柱,上用方木鋪排作椽。樓層鋪木板,下層當庫房,二、三層住人,並設有經堂。

鄉間和山區的碉房,一般依山而建,多為三層:一層關欄牲畜,二層當臥室、廚房和儲藏室,三層設經堂。

★推薦地:甘孜、西藏等藏區

 

06
白族——三坊一照壁


(圖片源自攝圖網)

 

白族民居,是白族建築藝術的一大景觀。大理喜州、海東一帶有的民居建築還有泥塑,造塑多為龍鳳、古瓶、花卉。照壁即瓦頂飛簷的粉牆,是建築中藝白族民居術裝點最集中的地方。

 


(圖片源自攝圖網)

照壁与正房和两侧楼房构成三坊一照壁的格局。此外,更高级的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套院建筑,其木雕、石刻、粉画就更为集中突出。

★推薦地:雲南周城

 

 

07
羌族——碉楼


(圖片源自網路)

碉樓是羌族人用來禦敵、儲存糧食柴草的建築,一般多建於村寨住房旁,羌語稱碉樓為“邛籠”。

 

(圖片源自網路)

碉樓的高度在10至30米之間,形狀有四角、六角、八角幾種形式,有的高達十三四層。碉樓的建築材料是石片和黃泥土。牆基深1.35米,以石片砌成。建築穩固牢靠,經久不衰。1988年在四川省北川縣羌族鄉永安村發現的一處明代古城堡遺址”永平堡”,歷經數百年風雨滄桑仍保存完好。

★推薦地:汶川、湖北咸豐縣黃金洞鄉羌寨麻柳溪

 

 

08
哈尼族——蘑菇房

(圖片源自網路)

哈尼族主要分佈在滇南紅河和瀾滄江的中間地帶。哈尼族村址的選擇頗為講究,要求該處必須有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源。

 


(圖片源自網路)

蘑菇房是哈尼族傳統建築,形如蘑菇。雲南紅河、元陽、綠春等地多為土牆草頂,以木構架承重。
房頂為四個斜坡面,上鋪茅草,也有用瓦覆蓋。樓房分上中下三層,下層關牲畜,中層住人,上層堆放雜物。如果是兩層樓房,二樓一般不住人,用於貯藏糧食、雜物。

★推薦地:雲南墨江

 

 

09
滿族——口袋房

(圖片源自太平洋摄影博客 大美影角)

“口袋房,萬字炕,煙筒座在地面上”形象地說出了滿族人的居住特點。口袋房是指,3間房多在最東面一間南側開門或5間的在又稱“上屋”,上屋裡南、西、北三面築有“ㄇ”字型大土坯炕,叫做“萬字炕”,其中西炕為滿族人家放祖宗匣子的地方,是不許坐人的。

 


(圖片源自太平洋摄影博客 大美影角)

北方漢族蓋房屋,一般將煙囪設在房脊上。而滿族卻將煙囪坐落在房西或房後地上,以一段橫煙道與煙囪相連。這也叫“跨海式煙囪”。

★推薦地:東北農村

 

 

10
布依族——石板房

(圖源自網路)

布依族民居多為幹欄式樓房或半邊樓(前半部正面看是樓,後半部背面看是平方)式的石板房。貴州的鎮寧、安順等布依族地區盛產優質石料,當地布依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石料修造出一幢幢頗具民族特色的石板房。

 

(圖源自網路)

石板房以石條或石塊砌牆,牆可壘至5至6米高;以石板蓋頂,風雨不透。總之,除檁條、椽子是木料外,其餘全是石料,甚至家用的桌、凳、灶、缽都是石頭鑿的。

★推薦地:貴州鎮甯高蕩村布依古寨

 

 

11
哈薩克族—— 氈房


(圖源自攝圖網)

氈房是哈薩克族民間建築。春、夏、秋三季,哈薩克牧民住“宇”,是可以拆卸和搬運的圓形氈房;冬天則在冬季牧場(俗稱“冬窩子”)修建平頂土房。


(圖源自攝圖網)

氈房一般就地取材,用紅柳做成圓柵和頂,構成立架,然後在木柵週邊上芨芨草編成的牆籬,再包上毛氈。頂部有天窗,覆以活動的氊子,用以通風。有的房頂氈上飾有紅色或其他色彩圖案。

★推薦地:北疆地區

 

 

12
彝族——土掌房

(圖源自網路)

彝族土掌房是一種彝族民房建築。多建於斜坡上。


(圖源自網路)

彝族土掌房以石為牆基,用土坯砌牆或用土築牆,牆上架梁,梁上鋪木板、木條或竹子,上面再鋪一層土,經灑水抿捶,形成平臺房頂,不漏雨水。

房頂又是曬場。有的大樑架在木柱上,擔上墊木,鋪茅草或稻草,草上覆蓋稀泥,再放細土捶實而成。多為平房,部分為二屋或三層。

推薦地:雲南省楚雄自治州雙柏縣安龍堡村

 

 

13
黎族——布隆亭竿

(圖源自網路)

竹架棚房子狀如倒扣的船隻,是黎族的傳統住房。黎族稱其為“布隆亭竿”。“布隆亭竿”有輔地形、高架形和向金子型過渡三種。

 

(圖源自網路)

這三種建築的共同特點是茅草覆頂,木頭或竹子的粱柱,編竹抹泥牆、竹條牆或椰葉牆;屋內設火灶,灶上方懸掛竹筏,做烤幹食物作用,屋頂側面開天窗。

推薦地:海南、三亞地區

 

 

14
苗族——吊腳樓

(圖源自攝圖網)

山區多吊腳樓,在二、三層階梯的坡地上,利用山坡的自然地勢,于下方豎立較長的木柱,上方則豎立較短的木柱來支撐,上鋪樓板,蓋房屋;樓下不住人,用於堆放雜物或關養家畜。

 


(圖源自攝圖網)

海南省和雲南昭通地區的苗族則住長方形的茅草房或十分簡陋的杈杈房,即以樹幹交叉搭棚,上蓋茅草,以樹枝或竹片編牆,塗以泥土。

推薦地: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江千戶苗寨

 

 

15
傈僳族——竹蔑房

(圖源自網路)

竹蔑房,俗稱“千腳落地房”,是僳僳族的基本住房形式之一。一般建於能躲避山洪和泥石流的山凹臺地的向陽面偏坡上。以木板或篾笆為地板,四周圍以竹篾籬笆,頂上覆蓋茅草或杉木板。

 


(圖源自網路)

傈僳族源於古老的氐羌族系,與彝族有著淵源關係,主要分佈怒江、恩梅開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區,也就是中國雲南、西藏與緬甸克欽交界地區,其餘散居于中國雲南其他地區、印度東北地區、泰國與緬甸交界地區。

推薦地: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盈江下猛劈

 

 

16
客家族——土樓

(圖源自攝圖網)

福建土樓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形式,最古老的已經有600多年歷史。它是世界遺產,是世界吉尼斯紀錄保持者,也是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在眾多名勝古跡變成純粹的觀賞景點的時候,福建土樓裡依然居住著村民。

 

(圖源自網路)

哪怕只去一座土樓,你也該來這裡。“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這是當地人對承啟樓結構和歷史的概括。

推薦地:福建永定客家土樓

 

可是,老舊的民居,無論是功能佈局、結構安全、材料耐久、採光通風、防寒取暖、衛生條件……幾乎都難以適應今天的村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傳統民居被時代的浪潮所淘汰,仿佛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骨感的現實中,被金錢看中包養起來,打扮成花枝招展風情萬種“精品民宿”占比甚高,在重重困難之下,很多傳統民居只得被拋棄、荒廢,風流任憑雨打風吹去,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般風景。

 

Exit mobile version